行愿品:跨越加行与正行,迈向更高层次的修行之路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4-04-25 浏览:647次

传承是加行传承还是正行传承

在西藏,通常使用七支供作为前行。在汉族的早晚课诵中,《行愿品》也作为大忏悔文出现,仍然是前行。但是,我觉得仅仅把《行愿品》作为序品,它的深层含义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为什么我说《行愿品》是一种正行呢?因为它是以华严的见解为基础的行持,是普贤菩萨的成佛之道。普贤菩萨就是按照这个方法行菩萨道而成佛的,所以自然是正行。如果说十大愿王只是前行,那么普贤菩萨的正行又是什么呢?华严经》中并没有说普贤菩萨还有别的正行。

过去我们所理解的菩萨道的正行,通常是指 "六度 "和 "四摄",也可以概括为慈悲和智慧的修行。事实上,无论运用何种法门,菩萨道的修行不外乎慈悲与智慧两大要素。

那么,"誓言 "修行本身是否包含慈悲和智慧的修行呢?如果这两方面都不完整,就没有资格称之为正确的修行。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行愿品》不仅包含了慈悲和智慧的修持,而且在修持方法上也有其独到之处和技巧。其中,礼敬诸佛、赞叹佛陀、广设供养等观想修行直接以佛陀的特质为范本,而智慧的修行则在模拟的过程中完成。换句话说,这是一种直接立足于果乘的修行,直接使我们的心性更接近佛陀和菩萨的心性。相比之下,"六度 "的修行是从因到果,是基于因乘的修行。因此,我用两句话概括了发愿修行法,即 "菩提心的无上观行和临摹佛陀品质的方法"。通过临摹,我们逐渐接近佛陀和菩萨,甚至融为一体。当我们的心进入无限的境界时,这不是佛的智慧又是什么呢?另一方面,恒顺众生,普皆回向,重在慈悲的修持。当然,在 "十大愿王 "中,有些愿王既包含慈悲的修持,也包含智慧的修持。由此可见,修行誓言本身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的修行。然而,这种修行必须建立在华严见解的基础上,华严见解犹如因陀罗网,一切无碍,万法归一。如果没有这样的洞察力,就很难直接将《发愿修行法》作为一种正确的修行方法。

即使只是作为前行,"誓言之行 "也是积累誓言的捷径。当我们以无量心去做每一件事时,当下就能成就无量功德。反之,如果我们用有限的心去做,更多的有限加起来就是有限。而佛陀的功德是无限的,无法通过有限的发心来成就,这在因果上是说不通的。

行愿品:跨越加行与正行,迈向更高层次的修行之路

对《行愿品》的思考和实践直接帮助我们获得这种无限的心。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刻意培养无量心。事实上,心本来就是无限的,只是要取消那些有限的设定,恢复到心的原始状态。因此,从有限走向无限,并不是要达到什么无限的境界,而是要通过具体的方法突破有限的障碍。如果这些方法建立在适当的见解基础上,就可以付诸实施。


参考资料

标签:

Copyright 2019-2030 念佛放生中心 念佛放生中心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