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生死的界限: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的神秘融合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4-04-23 浏览:675次

自在红尘步》第47集

[89.03.24华视播出]

人若能始终保持正念,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心境就会宁静。

身心和谐,则病不可怕,死不可怕。

再深信因果,就能收回此心,实现六根合一,这就是所谓的 "反观自性"。

这就是所谓的 "闻思自性,自性成道"。

最后,我们可以达到至极寂静的最高境界。

跨越生死的界限: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的神秘融合

义觉谈禅: 如何看待生死之谜?

问题 1

佛教如何看待生死之谜?

老和尚解释道:

说到 "死",每个人都会感到悲伤和恐惧。关于 "死",我们可以从色身死、心死和无死三个方面来讨论。

首先,我们来谈谈色身。色身就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身体。色身由地、水、火、风四大组成。所谓地,是指身体上的固体物质,如骨骼、皮肤、指甲和头发。身体上的眼泪、血液和尿液,这些液体属于水大。火大 "是我们体内的热量。风大是气体,我们呼出的气体、吸入的气体,甚至各种运动。

四大不调,色身就会生病。因此,佛教教导我们要调和身心,所谓 "凡夫只知调身,不知调心;智者只知调心,不知调身",意思是说,如果我们先转变自己的心,身体自然就会安宁。但无论心安与否,每个人最终都会死亡,这就是色身的死亡。

色身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佛陀在《无常经》中说得很清楚:"一切无上众生,一切僧众,一切声闻,皆舍无常身,何况凡夫"。也就是说,不管是佛菩萨,还是声闻、出家人,乃至我们凡夫,这个色身是一定会死的。儒家讲立德、立言、立功,希望自己的生命不朽。也就是说,人在临死之前,利用这个色身多做好事,多立功,世世代代不朽,但色身其实还是会死的。色身的死亡在佛经中被称为 "分段生死"。比如我们六十岁,或者七十岁、八十岁、一百二十岁,这段时间的生命就是 "分段生死"。

第二种生死是心的生死。心就是我们的念头,这个念头的生灭就是生死。比如,早上起床的念头生起,起床后要穿衣服,穿衣服的念头生起,起床的念头就灭了。穿上衣服后,可能还要穿鞋或袜子,穿衣服的念头又灭掉了。穿上鞋袜后,又要漱口洗脸,穿鞋袜的念头又灭了。以此类推,从早到晚,这颗心都在不断地生灭,有好的念头时也生灭,有不好的念头时还是生灭,这就是 "心死"。还有声闻、菩萨所谓的 "变异生灭",就是烦恼、执着越来越少的变异,这种变异也属于 "心死"。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人类正处于身心死亡之中。

第三是 "无死"。要达到 "无死 "的境界,必须能够从心灵深处深入到最真实、最高的境界,也就是禅宗所说的 "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也就是开悟圣人所达到的境界,也就是所谓的悟后有道。见自心、见自性,便无生死。

如果在当下悟得此心,就不会有死亡,我们的生命也就等同于虚无。从这个角度来看,人在世间的生命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因为通过觉悟当下之心,人就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真正拥有了无限的生命和无限的光明。

问题二

如何觉悟此心,达到不死之境?

老僧开示:

佛法从印度传到中国后,佛陀跋摩和舍利弗两位高僧来到达摩祖师面前宣讲佛法,也就是宣讲这种不生不灭的佛心心印。当时在中国没有人能够接受,因为当时的佛法是渐进的,不认为人人都能成佛。因此,当时佛陀说人人皆可成佛时,佛教界无法接受,并将佛陀和另外两位法师驱逐出境。佛陀从印度来到中国弘扬佛法,结果不仅没有弘扬佛法,还被逐出了中国,佛陀感到非常沮丧。这个时候,他突然想起了慧远大师,慧远大师住在庐山,那是一个受政府保护的地方,所以两位法师只能去找慧远大师弘法。

当他见到慧远大师时,问道:"您从印度来弘法,为什么会被我们中国政府驱逐?你传的是什么佛法?"

佛陀说:"大师,我们传的是诸佛心印。诸佛的心印是无上的印,我们修行学佛的人都希望能证悟诸佛的心印。"

"佛心的印记是什么?"

"就是不生不灭的心。"

慧远大师听说佛陀跋陀罗在宣讲佛心印,立即请佛陀跋陀罗宣讲佛心印。当时,佛陀陀举起手说:"师父,你看我的手,张开时是手掌,弯曲时是拳头,握开拳头时是手掌,翻过来时是手背,手背翻过来时是手掌,弯曲时又是拳头,你看这速度快不快?慧远大师一看,说:"这当然快了!如来佛祖接着说:"我还有一样东西,比这个更快。" 慧远大师马上意识到,这个更快的东西一定是诸佛的心印,于是他赶紧请佛陀解释,佛陀说:"烦恼即菩提!那一刻,慧远大师豁然开朗。

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 "心性不灭",也是基督教所说的永生。在佛教里,净土宗叫无量寿、无量光;在禅宗里,是本来面目;在佛家,是菩提、涅槃;在密宗里,是大日如来、大圆满、大手印,这些都不过是心的世界,当我们证悟了本来面目,就真正拥有了无量寿、无量光。

刚才如来佛祖举起手掌,翻过来,握成拳头,问慧远大师快不快,这表示什么?这表示大乘佛法,大乘佛法就是转识成智。比如你以前有不好的念头,现在把它转过来,马上就变成光明,地狱变成天堂。如果你能转过来,真的很快,所谓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手掌可以变成拳头,拳头可以变成手掌,手掌可以变成手背,这是大乘佛教转识成智的妙用比喻。

在佛教中,小乘是断烦恼得菩提,大乘是转烦恼得菩提,而如来藏所传的《诸佛心印》既不断绝,也不转折,烦恼即菩提。因此,只要心无挂碍地活在当下,就是活在世间的佛,即 "一灯破千年暗"。

当时,慧远大师一听诸佛真如心印,喜出望外,立即请佛陀大德翻译《楞严经》。两位法师将《楞严经》从梵文译成汉文,交给慧远大师后,两位法师同时坐化,回印度去了。这就是 "心不灭"。

生必有死,这是世俗的真理。要想长生不老,唯一的办法就是不生。何为不生?就是在这里讲法的上师和听法的大众的心。心无烦恼,本性不灭,"烦恼即菩提 "就是这个道理。然而,这个境界是更高层次的,没有因缘的人可能不容易理解,即使理解了的人也不容易证悟。但是,我们不妨试一试,坐在这里,不去想过去,不去想现在,不去想未来,这就是不动,同时,我们这个心一定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个心,就是我们的佛性。这个境界能够保持三分钟,就是三分钟不死,能够保持十分钟,就是十分钟不死,就跟如来住世一样。守一小时,等于如来住世一小时,等于禅定中坐上好香。

当然,这种境界是我们修行人所追求的,一般人可能不容易理解,但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至少今生可以修一些善法,发一些善念,做一些功德,不排斥宗教,不排斥佛教,在临终时还能 "抱佛脚"。临终 "抱佛脚 "就是 "助念",助念就是通常所说的 "临终关怀"。因为人在临终的时候,心会很乱、很惶恐,心不能做主,就像做恶梦一样。如果旁边有人助念,就会提醒临终者回光返照,使其安心。所以,当我们念 "南无阿弥陀佛 "的时候,临终者听到这个念佛声,就会觉得非常慈悲,就会跟着念佛,他心中的恐怖境界很快就会转过来,如果最后念佛是在念佛号当中,他就能够往生天界或净土,这就是助念的最高目的。


参考资料

标签:

Copyright 2019-2030 念佛放生中心 念佛放生中心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