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寂法师揭示的佛教与科学三大神秘交集!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4-04-22 浏览:340次

佛学与科学的三大交涉点 近代以来,将佛学与科学置于同一平台上进行研究与对话,成为一个新兴的理论视域。参与讨论的既有佛教徒,也有科学家,这两股原本看似排斥的力量正在逐渐寻找彼此的契合点,从而拓宽了各自的理论边界,促成了一门边缘学科的诞生。

在很多人眼中,佛教要么被视为迷信,要么将迷信等同于佛教。发掘佛教与科学的契合点,将佛教科学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科学时代人们对佛教的误解和偏见,同时引导佛教徒正信正行,使佛教在新的语境中获得新的生命力; 而佛教的诸多独特价值,不仅可以为科学提供一条充满启发意义的认识路径,而且可以弥补和纠正科学的一些实践缺陷和价值偏差,从而共同促进佛教与科学、科学与科学的发展。而佛教的许多独特价值,既可以为科学提供富有启发意义的认识路径,又可以弥补和纠正科学的某些实践缺陷和价值偏差,从而共同促进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应该说,这是一个 "佛教与科学 "双向受益的过程。

笔者认为,"佛教与科学 "可以在生理、心理、伦理三大互动点上展开:

首先,从物理层面看,佛教的 "空 "本指 "因缘和合"、"真空 "的 "无限可能",而科学所关注的则是宏观现实的 "无限可能"。"无穷大 "与 "无穷小",宏观本体与微观本体的科学探索,最终也都指向 "无穷大 "与 "无穷小",二者的共同目标都是在整体的、有机的、主客观的普遍联系中探索和揭示宇宙的实相和本来面目。二者的共同目标是在整体的、有机的、主客体的普遍联系中探索和揭示宇宙的真实和本来面目。与世界上许多宗教和哲学总是预设本体论、梵或神不同,佛教从物证出发,在纷繁多样的现象中总结缘起法则,得出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的结论,"如实知见 "宇宙的实相和本来面目。对宇宙实相的如实认知,使人们不再迷信祈福,而是在精神顿悟中获得解脱的力量;而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对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探索也在不断深入。正如英国当代科学史家布鲁克教授所说:"根据量子论的那种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佛教可以说是最古老的 "心学",佛陀是治愈众生心理疾病的伟大医者。"如实知见 "以 "自知其心,自净其意 "的智慧是佛教最突出的方面之一。佛教的 "唯识 "学说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佛陀认真分析了心的生起、形态、结构和功能,提出了一系列 "转识成智"、获得心灵净化和解脱的方便方法和技巧,从而建立了一种超凡脱俗、立地成佛的人格模式。现代人由于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心灵,染上了各种心理疾病,如烦躁、紧张、焦虑等。佛家所谓的八万四千法门,其实都是治疗心病的方法。如果我们能善用佛家 "心 "的智慧,以静心治动心,以善心治恶心,以信心治疑心,以诚心治妄心,以包容心治狭心,以无心治有心,以永恒心治无常心,以平常心治执着心,就能发挥出心的不可思议的妙用。和谐世界,从 "心 "开始。第三,从伦理层面看,佛教 "七佛戒 "以三世因果的因果理论为基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具有强大的社会启蒙功能。科学从事物的普遍联系中揭示因果规律,而佛教则将这一因果规律应用于社会伦理和人格塑造,具有高度理性化的特质。佛家理性化的因果理论不仅消解了神性伦理的迷信色彩,而且通过强化 "自苦 "观念,避免了宿命论、偶然论等伦理学说的弊端。佛教伦理尤其强调业由心造,人心具有独立于其业力的自由意志能力,从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力行诸善,自我铸造美好人格,净化生存环境,提升人生境界,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发展的美好社会的实践效用。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太原白云禅寺自觉推行 "日行一善,善行一日 "的日常道德机制,号召更多的人从每一天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近代以来,整个世界在推进工业化、信息化的历史进程中,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化财富,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但同时也遇到了许多现代性问题。在生态危机的同时,还有思想危机、价值观危机、道德危机;人类进化了智慧,退化了智慧;发展了科学技术,淡化了人文精神。这种通过向外索取、掠夺自然来满足欲望的文明发展模式,极易导致人类不能回归欲望,将欲望退化为无止境的 "贪婪",走向一种 "深度迷失"。现代文明亟需在重建过程中调整价值取向,真正走出异化怪圈,寻求一条以人为本、多维和谐的发展新路。如果我们能从佛教智慧中汲取有益的养分,并将其衍生、转化为现代人所需要的生态智慧、道德智慧、和平智慧、和谐智慧、心理智慧,那么,最古老的东方智慧就会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价值资源。

正如爱因斯坦、罗素等著名科学家所呼吁的那样:在科学发展的同时,不应忽视对人性的启迪,认为对真理的探求应辅之以两条道路:一条是工具性的实证与推理,另一条是启迪与实证,甚至认为伦理标准和道德价值应置于科学真理之上。我们认为,佛学与科学的关系不仅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研讨命题,而且会带来思想上的突破和实践上的超越。无论是对佛教还是对科学,这都是值得欣喜和赞美的世纪福音。

悲寂法师揭示的佛教与科学三大神秘交集!

参考文献

布鲁克:《科学与宗教》,苏贤贵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年 2 月,P348。


参考资料

标签:

Copyright 2019-2030 念佛放生中心 念佛放生中心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