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佛教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学术研讨会综述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4-05-03 浏览:660次

佛教与当代社会研讨会综述

道坚法师

香港佛教三德弘法中心于2003年12月3日至7日召开了 "佛教与当代社会 "学术研讨会。

与会人员和会议主题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探讨佛教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学术研讨会综述

当代社会中的佛教

学诚法师在论文中指出,佛教是以信仰为根本、解脱为目的、教育为中心、文化为纽带的宗教,必须把握时代契机,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服务。佛教寺院不仅是佛教信仰的载体,也是集文物保护、图书收藏、园林艺术等为一体的社会文化设施。应通过佛学讲座、音像、壁画、板报、讲经、诵经、摄影展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体现佛教的文化价值,积极倡导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时尚风尚,达到净化人心、弘扬道德、启迪人生的目的。达到净化人心、弘扬道德、感悟人生的目的。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杨曾文教授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杨曾文教授在回顾新中国佛教五十年的历史时,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提出了全面系统的弘法工程,如重视佛教出版发行事业,组织编纂佛教分类丛书; 全面发展佛教教育事业,培养新世纪佛教僧才;联合教内外学者,积极开展佛教学术研究,办好佛教研究所;加大寺院文化建设;加大佛学院文化建设。加大寺院文化建设的投入,多方位的弘法手段等。

澳门释建昭法师高度评价了两岸四地佛教交流,从佛教与时代的适应性阐述了佛教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求同存异的精神和放弃自我迷恋的相互团结尊重的宽广胸怀,提出要改变过去佛教各自为政的习惯,齐心协力开创现代团结佛教组织的新局面。

上海Mr. 社科院刘元春和应战从社会价值论的角度研究认为,从文化全球化的角度看,佛教作为东方文化的精神内核之一,在东西方文化的互动中占有优势地位,对重建人类社会主体的信仰结构、促进世界真正的和平发展,对维护生态平衡、倡导社会风尚、提升人格形象等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给予了高度评价。

成都文殊院方丈宗性法师重点分析了佛教在中国大陆传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了寺院作为佛教文化传播基地的功能,认为要遏制佛教世俗化的倾向、 大力推进寺院在佛教文化、佛教教育、弘法利生、慈善公益、自身修养五个方面的建设,发挥寺院正常的灌顶功能和宗教修持功能。

厦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刘泽良博士研究了佛陀果位功德中的智慧功德(般若功德)、断见功德(断烦恼功德)和慈悲功德(慈悲众生功德),认为这三种功德是大乘佛教所共有的。它还具有净化人心和道德、扩展人类美德、促进和平与稳定的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魏道儒研究员在深入研究佛教文化的性质、特点和当代社会对佛教的心理需求的同时,倡导开发佛教的精神文化宝库,弘扬佛教优良传统的原则、 把关爱众生的慈悲和奉献精神贯彻于修行的全过程,重视精神修养和道德建设,倡导以人为本的变革精神,倡导化解矛盾、和谐关系,倡导人本主义精神,倡导人文精神。倡导以人为本的变革精神,倡导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的调和思想,注重把解放思想的实践与重视现实生活统一起来,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供精精神动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宋立道详细介绍了南传佛教的现状及其社会运动,反思了全球物质文明的进步和科技崇拜引发的社会后果,认为佛教博大精深的心性关怀和人文精神正是时代所需要的,人心的改造或人性的发出将是社会复兴的起点。

新世纪的人间佛教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广行法师对佛教如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他以佛陀的言教为指导,从诠释与行动相应、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角度,提出了 "一念三行 "的理念。"一念 "即人间佛教思想,"三行 "即:一是以学修为重的修身实践,二是以参禅净心的净化人心实践,三是以菩萨精神的利益社会实践。这三个实践是:第一,用学习和修养来建设自己;第二,用参禅和净心来净化人心;第三,用菩萨精神来造福社会。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不仅丰富了人间佛教的内涵,而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楼宇烈教授北京 大学宗教研究所楼宇烈教授认为,大乘佛教慈悲济世的思想和充满智慧、融汇世间法的般若精神,是人间佛教精神的内核;对世间众生的人文关怀,是人间佛教精神的本质; 而实践不离世间的救世理念,以建设人间净土为使命,则是人间佛教的品格特征,它从理性的角度阐释了大乘佛教的品格,也解释了大乘佛教的品格。学者们阐述了大乘佛教的人间性,从理性的角度思考人间佛教,拓展了人间佛教的深度和广度。

与会学者还就 "佛教伦理与社会道德"、"佛教文化与现代文明 "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与会学者还就 "佛教伦理与社会道德"、"佛教文化与现代文明"、"佛教教育 "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认为这对推动佛教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考资料

标签:

Copyright 2019-2030 念佛放生中心 念佛放生中心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