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烦恼背真相,让心灵回归平静的道路!

编辑:admin 发布时间:2024-05-09 浏览:131次

III. 制服愚蠢

对愚痴的处理非常复杂,限于篇幅,在此仅作简要介绍。

(1) 认识苦

认识苦是四圣谛的首要任务。对 "苦 "的正确认识是:"苦 "是围绕 "色 "展开的。佛陀说:"不知色,不觉色,不离贪欲,心不解脱者,不能克服生、老、病、死之恐怖。感觉、思想、行为和感官都是如此。那些不知道、不了解、没有从贪欲中解脱出来的人,他们的心灵没有得到解脱。无法战胜生、老、病、死的恐怖。比丘们 若知色、若明了、若无贪欲、若心解脱。能克服生、老、病、死的恐怖。这就是感受、思想、行为和感官。如果一个人知道了,如果一个人理解了,如果一个人摆脱了贪婪,如果一个人的心灵得到了解脱。就能超越生、老、病、死的恐怖"。(杂阿含 6

"比丘们!你们认为哪个更重要?是你们因怨、恨、爱之苦而流下的眼泪多,还是你们长期轮回以来四大海水多?比丘们回答说:"我们在漫长的轮回中,因怨、恨之苦,因爱、别离之苦而流下的眼泪,比四大海水还要多!..... 为什么?轮回无始,众生被无明覆盖,被烦恼缠绕,在漫长的轮回中,你们受苦太久,填满了坟墓。你们受的苦已经够多了,你们应该厌倦一切有为法,应该厌倦它们,应该寻求解脱"。(【相应部 15.3 泪经】)

我们的苦是身苦:有生老病死之苦。心苦:有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除了上述身心八苦之外,还有三苦:苦苦、坏苦、行苦。苦苦是苦本身的苦,或者说是苦中之苦;坏苦是事物毁灭和消失的苦;行苦是一切存在法产生的苦。

佛陀对须菩提长者说:"须菩提长者至佛所,稽首佛足,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世尊!此四圣谛是渐次无间,还是即时无间?

佛陀对长者说: 这四圣谛是渐进的,但不是即时的。

佛陀对长老说 若有言苦谛无间等,苦集谛、苦灭谛、苦灭道谛无间,则不应说。这是为什么呢?若非无间等苦圣谛,欲无间等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道圣谛,则无此说。" (《杂阿含 435 经》)

不认识苦、不了解苦、对苦没有清晰认知的人,想要修习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是不可能的。

佛陀还说:"如果道路上有四个上升的台阶,他们就升到了大厅。如果有人说他没有升到第一级,而是升到了第二、第三和第四级,升到了大厅,那就没有他的位置了。这是为什么呢?比丘,有必要从第一步登上殿堂,然后再从第二、第三、第四步登上殿堂!尚未成为苦谛无间等者(未学会观照和认识苦谛),欲成为苦谛无间等者、苦谛无间等者、苦谛无间等者、苦谛无间等者、苦谛无间等者、苦谛无间等者、苦谛无间等者、苦谛无间等者、苦谛无间等者、苦谛无间等者、苦谛无间等者、苦谛无间等者、苦谛无间等者、苦谛无间等者、苦谛无间等者、苦谛无间等者、苦谛无间等者、苦谛无间等者、苦谛无间等者、苦谛无间等者。(【杂阿含 436 经】)因此,佛陀用登四级台阶作比喻,你必须先登第一级台阶,然后才能登第二级台阶,再登第三级台阶,最后登第四级台阶。这才是正确的。

(2) 对五蕴、六入及其他名色的认知

佛陀用以下比喻讲述了四大蕴、五蕴、六入和六界: "就好像一个手提箱里装着四种有毒有害的三毒。当时,有一位学者,聪明不愚笨,有智慧,求乐厌苦,求生厌死。当时,有个书生对他说:"把这个装有毒蛇的箱子拿去,打扫干净,洗干净,喂饱它,然后在该出门的时候把它从箱子里拿出来。如果惹恼了这四条毒蛇,它们可能会要了你的命,或致你于死地,所以你要保护好自己。当时,书生正惊恐地逃跑。突然,五个怨灵拔剑追来,要求杀死他,你要保护好自己。当时,书生害怕四条毒蛇和五个拔剑的仇人,便撒腿就跑。那人又说 "先生,家中有六贼!城里有六个贼,等着你有本事就杀了他们,你要保护好自己。...... 当他回到空村时,看到空房子,里面易腐烂,有各种邪恶的东西,都是危脆的,没有坚固性。" [杂阿含经》1172] 四条毒蛇是指:地、水、火、风四大界。五拔剑者为五受阴,即五蕴(3) 认识五蕴、六入及其他名色的缘起。

一切色法都是 "缘色",由业、心、时、食而生,即由业、心、时、食四法而生。色法按照[《常住阿毗达摩论》]的划分,可分为四大类色法和四大类所生色法两大类,共十一种,合计二十八种色法。眼、耳、鼻、舌、身六入为色法,心为心法。

在《相应部.犍陀罗.第二无常品》中,世尊说:"比丘们,识是无常的,识所依的因缘也是无常的!从无常的原因或缘起中产生的知识如何是永久的呢?"

[相应部.犍陀罗.第三重]尊者说:"若识灭、息、失,则苦灭、病息、老死失。"

名和色由因缘而生,互为因果,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也不能归结为自在天的创造。观察名色的因缘有以下几种方法:(一)出生因缘--观察此身生于胎盘、胃与直肠之间、腹膜之后、椎骨之前,被肠子和肠间膜包围,又臭又闷,犹如腐尸中生蛆。这样出生的色身有无明、爱、取、业为因,无明是亲依因,业是生因。食是支撑它的食缘,这就是色缘。名是胞胎的因,也是一生中不断生起的俱生心和果心的识,以及因色而生起眼识的眼根,等等。

了解了今生的名色因缘,就可以继续观察前世的名色是因缘所生,后世也是因缘所生。这样就能破除三世十六疑,达到疑度清净。这些疑惑分别是前世五疑、来世五疑、现世六疑:(1)我过去存在吗?(2)我过去不存在吗?(3) 前世的我是什么?(4) 过去的我是什么状态?(5)我从什么到什么逝去? (6)我存在于未来吗?(7) 我不存在于未来世界吗?(8) 我在未来世界会是什么样子?(9) 我在未来世界会是什么状态?(10) 我在未来世界会从什么变成什么?(11) 我存在吗?(12) 我不存在吗?(13)我是什么? (14)我处于什么状态? (15)我从哪里来? (16)我要到哪里去?

思考这十六个问题的结果是,每个问题的答案都否定了 "我 "的存在,只有名称、颜色及其原因。在《善见四 189 经》中,佛陀说:"比丘!这个世界由思想引导,这个世界由思想领导。"思想诞生之后,这个世界就由思想支配和作用。上述十六疑皆为思想。

(二)共缘与不共缘--眼等六根门头、六境(或物)是名色生起的共缘,心是名色的不共缘;正意、闻正法是善缘,反之是不善缘;业是异熟缘,分等是唯业缘。业缘有业缘、心生缘、时节缘、食生缘四种,过去的业缘是业生色缘,心生缘是心生色缘,时节缘、食生缘是食生色缘。因为掌握了这些名色的因缘,所以就超越了三界的十六种疑惑。

(iii) 反观十二缘起,以破上述十六疑。

(iv) 正观十二缘起,以破上述十六疑。

(v) 因果轮回与异质轮回(《清净道论》,第 19 章)--观察过去因果存在的五种法(因):无明为痴,造作为行,欲望为贪,执取为取,思取为有。过去的五种法是出生在这个世界的原因。因此,这只是业力和业力的异相。生于世间的五法是:识、名色、六入、触、受。今世的 "无明、行、爱、取、有 "五种业力会成为来世的 "生因",出现 "识、名色、六入、触、受 "五种 "生法"。因此,它们仍然只是业和业的异熟。这样,就没有所谓的 "众生 "或 "我",而只有业力及其变化的嬗变和延续。

(六) 唯有因果,无有作者与受者--根据上述观点修习净疑,就能超越三界、三有、四生、五趣、七住、九有等十六种疑惑; 因为知道了它的因缘,认识到只有因果法则才会产生名和色,所以修行者看到了只有业而没有作者,只有刹那刹那的变易而没有受者。这样,一切作者和受者、众生的世俗观念就被打破了。

(vii) 守法智慧(Pa

tilde.

tilde;avimutta)--正如《阿含经》中提到的 "先得守法智,后得涅槃智",守法智也是如实智、正法智、净疑智的同义词。因为掌握了名色因缘的智慧,所以破除了对佛、法、僧、修行、前、后、前后、此因缘法的八种疑惑,降伏了六十二种邪见。又能从因缘法中如实了知诸行无常苦,明见诸法无我,断除对诸法的疑惑。获得这种智慧的修行者会感到自在,并确信死后会投生到好的地方,因此获得这种智慧的人被称为小乘。

在《长阿含经》([Nagarjuna. 梵网经》]中,佛陀指出由于释迦耶见的缘故,外道有六十二种邪见或恶见:现劫十八种,即过去有我见;末劫四十四种,即未来有我见。过去的十八种自性观是:四常观、四常无常观、四有界无界观、二无因观、四种种观。未来 44 观: 有想观 16 个、无想观 8 个、非有想观 8 个、灭观 7 个、现前涅槃观 5 个。修习上述禅定,破除这些邪见。

(4) 思惟名色法

通过观察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和十二缘起,可以破除名色法。

五蕴是指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过去称为五阴。为什么叫取蕴?因为众生生起了邪见,认为五蕴就是我。在《阿含经》中,产生了二十种:即执着'色是我'、'异于我'、'我在色中'、'色在我中';执着'色在我中';执着'想、行、识'。';思想和行动的感觉也是如此。一切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皆应如是观;一切皆无常,一切皆苦,一切皆空,一切皆非我,不应爱。受、想、行、识亦应如是观,不应爱乐。

十八界中的前十二界是十二处,即眼、耳、鼻、舌、身、意处,以及色、声、香、味、触、法处。前五根门是色法,前五尘也是色法,意处是识蕴的八十九心,是名色法,法处有心的一切法,即受法、想法、行法,是名色法,其余是色法和涅槃。十二部实际上就是五蕴,只有涅槃是单独提出来的。十二法中有十个半是色法,一个半是名法。佛陀解释说,内六法就像门窗敞开的无人村落,外六法就像打家劫舍的杀人强盗。这十二界是知识产生的地方。认识到这十二种境界,就能明心见性。

至于十八界,即加上眼、耳、鼻、舌、身、意识六界,按照根、尘(界)、识三者各分六组十二处。六识界之所以认识根尘,是因为根尘是因缘所生,是无常的。为了教育弟子,佛陀讲授了十八界。

佛陀用一束草的比喻来说明名和色的相互依存关系,就好像两束草(佛陀有时说三束草,指的是精、卵、识,也是名和色)相互依存,这一束草是另一束草的支撑和依靠,当一束草倒下时,另一束草也会倒下。名色五蕴就是如此。名和色相互依存。如果一个掉落,另一个也会掉落。这样,名依附于色,色依附于名。名欲吃喝言说,色欲吃喝言说,行种种礼仪。

佛陀教法修行的顺序如下: (1) 依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好、醜、遠、近十一種情況,了知五蕴是無常、無我的;(2) 了知色蕴即是五界,三十二身分或四十二身分是無我的; (3) 修习慈、悲、喜、舍四梵行,修习不净观和无常观;以及 (4) 修习阿那含十六步骤,以证知世界的本质及其存在。修习阿那含十六步骤,以获得证悟。(见 [Maha-Rahulovada Sutta] Maha-RahulovadaSutta)。

(5) 择法觉囊

择法觉支是智慧学的一部分,修习它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运用正确的法或修习正确的法,以如实了知名色法或五蕴。因此,必须依止善法修行,舍弃不善法。

下面列出了其中一些:

(一) 知道饮食的量;为了断除对饮食的渴求,或修习厌食想(厌食)的部分,如思惟自己必须乞讨,乞讨途中必须避开蚊子、恶狗、恶象等、 乞讨时要满世界乞讨,要咀嚼,要通过肠胃分泌和消化,要排泄,吃错食物会生病等。

(2) 远离邪知邪见; 断除修习邪法、思惟邪法、听闻邪法、起邪见等恶习,会生起不信正法、邪见,不能生起正念正智,不能护持根门,反而会造身口意三恶道,增长五盖,加重无明,结果轮回苦久。

(三) 七种制漏法:见(正见)断漏、守(守六根门)断漏、离(离欲、离恶不善法)断漏、用(用正法)断漏、忍(忍辱)断漏、除(除垢)断漏、思(思惟)断漏(《中阿含.漏经》)。

(iv) 五种修慧清净法:惭、愧、遍学、勤、慧。

(五)三种思惟:无常、苦、无我。

(六)十种智;随生死智、随灭智、随怖智、随苦智、随厌智、随欲智、随审智、随舍智、随顺智、随解脱智。

揭秘烦恼背真相,让心灵回归平静的道路!

(七)修不净观以对治净想,修死想以对治懒惰,修尸想以对治淫欲,修静想以对治迷惑,修息想以对治忙碌,修空想以对治存在。

(viii) 修习四无量心;修习慈心对治嗔恨,修习悲心对治伤害,修习喜心对治嫉妒,修习舍心对治自私。

(ix) 修习 "十乐住心":白骨、泥潭、瘀伤、腐烂、肿胀,指尸体;慈悲、悲、喜、舍、安乐。多修习它们有很大的义利,能获得很大的安乐和安定,并获得很大的果报和功德。

(10) 修习十种有助于安乐的念头:不净、死亡、不顺、不乐、无常、苦、无我;断除、远离贪欲、摧毁有助于安乐的十种念头,有助于获得大义利、大安稳、大果实和大功德。

(6) 观察名色法的无常、苦、无我 无常、苦、无我是三相,以三相观察名色。色无常,无论是过去、未来、现在,还是内、外、粗、细、下、上、远、近等十一种情况,确定所有的色都是无常,然后观察;确定是苦;再观察,确定是无我。然后观察确定其他五蕴法,即受、想、行、识。观察之后,再观察六门、六业(十二界),加上六识(十八界)、六触、六受、六想、六爱、六求、 六伺、六界、十遍处、三十二身分、二十二根、三界、九有、四禅、四无量、四无色定、十二缘起支。在上述十一种法的情况中,无常是在消灭的意义上观察到的,苦是在恐怖的意义上观察到的,无我是在无实体的意义上观察到的。

此外,还从四十法的角度来看待它们: 无常、苦、病、痈、箭、恶、病、敌、毁、难、祸、怖、灾、动、灭、无常、无护、无住、无执、无为、空、无我、苦、法变、无实、 恶根、杀生、劣、漏、行、魔食、生法、老法、病法、死法、忧法、悲法、苦恼法、烦恼法、不净法。通过这样的观察,便能获得以下的安忍,并决定五蕴的灭尽即是涅槃。

以上四十句又分为三组:无常随观是观察无常、毁、动、灭、无常、变、无实、不利、有、死十种,在观察五蕴时有五十种无常随观。无自性小乘是对敌、无、空、有、无我五种的观察,在观察五蕴后有二十五种无自性小乘。其余二十五种是在五蕴中观察的,共有一百二十五种苦谛随行。

如果修习上述方法不能达到目的,为了磨砺诸根(指信、勤、念、定、慧五根),应通过以下九种方法促进诸根的平衡应用,以达到修习神通的目的: (1)恭敬专心行,(2)经常行,(3)适当行,(4)取定相,(5)依七觉支,(6)不偏于身,(7)不偏于命,(8)离身胜苦,(9)离苦不胜苦。(9)不中途而止,指的是修炼宁静的方法。

分别观察名法和色法,色法按照业生色、心生色、食生色、时节生色来思惟,名法或非色法按照结生和转生时的八十一种世间心境来思惟。


参考资料

标签:

Copyright 2019-2030 念佛放生中心 念佛放生中心网站地图sitemap.xml tag列表